处理中...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幼儿网>爸妈>疾病>宝宝偏食的防治小秘密

宝宝偏食的防治小秘密

字号:   编辑:  更新时间:2009-11-23 11:11

  宝宝餐桌上的小秘密,宝妈了解吗?

  原来,宝宝不爱吃新食物是“天生”的。苏珊·约翰逊博士指出,宝宝不愿意尝试新食物,有时是源于自我保护,对待新食物人们都会有一种“陌生感”,宝宝也会因为陌生而产生好奇,进而希望能够破解并得到答案。但对于敏感、生性小心翼翼的宝宝,陌生会让他们产生“恐惧”,结果当然就是排斥。所以宝宝对“眼熟”、“口熟”的食物更有偏好度,只有这个食物反复出现在餐桌上,才能让宝宝增加“安全感”,更易于宝宝接受,宝宝才会试着去尝试。

  小秘密1:妈妈熟悉,宝宝也熟悉

  妈妈在孕期和哺乳期间对食物的喜好度,会影响宝宝对食物的接受度。根据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孕妇和哺乳期妈妈经常喝胡萝卜汁,她们的宝宝往往比其他宝宝更能接受胡萝卜口味,宝宝更熟悉妈妈所食食物的味道。

  小秘密2:宝宝熟悉有过程

  宝宝在接受新食物前有很长的一个适应期,但是有75%的妈妈在宝宝“拒绝”5次后,就误以为宝宝以后再也不会喜欢这种食物,忽略了宝宝对食物的熟悉过程。

  小秘密3:宝宝熟悉讲方法

  宝宝在尝试熟悉某种新食物前,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呢。“一闻,二玩,三吃”,但很多妈妈都不太了解宝宝的这种行为,就会阻止宝宝熟悉新食物。

  宝宝偏食危害何其多,宝妈可知道?

  宝宝先天偏爱“眼熟”食物,而妈妈后天的“偏”养也给宝宝偏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盛晓阳教授坦言:“就是因为很多妈妈后天对宝宝的溺爱,加重了宝宝偏食的状况。

  1~7岁为宝宝偏食好发期,也正值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显性危害”和“隐性危害”不容再被忽视。“显性危害”是属于家长能看到的,有明显特征的,例如低体重发生率较高,偏食宝宝的身高比正常宝宝偏低。而“隐性危害”不易被家长察觉,主要是指会对生长发育存在潜在损害,影响宝宝未来的身高和体重、智力等发育。对抵抗力降低存在潜在风险。

  “行为+营养”完美补偏 ,宝妈行动起来!

  面对无奈的餐桌大战,妈妈们除了爱莫能助,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直至妥协外,是不是有方法来规避宝宝偏食的健康风险呢?盛晓阳教授表示,偏食宝宝的喂养应遵循“行为干预+针对性的营养干预”双管齐下的原则。

  “一方面要保证营养供应,另一方面妈妈要消除焦虑,如果妈妈继续非常焦虑,就会起到一种相反的作用。作为儿科医生,建议先让宝宝补充营养,例如给宝宝补充针对性的特殊配方奶粉,如惠氏膳儿加等,让妈妈对于宝宝的营养放心,消除妈妈的焦虑行为。”

  另外,父母要通过有效的行为干预,培养宝宝健康的饮食行为。要给偏食宝宝提供健康饮食,给予其吃食物的自由,以理服人、以身作则,对于宝宝的微小进步都应给予鼓励,有意识给宝宝扩大食物的选择面,尽可能让偏食宝宝尝试新食物。任何一样孩子不吃的东西,应变换方法耐心尝试,10次不少,20次不多。

—相关话题—
—相关评论—

日常生活儿歌大全儿童故事儿童游戏
入园亲子早教疾病营养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中国幼儿网,孩子的七彩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