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宝宝从出生后,一直有定期做微量元素检查,但是总显示宝宝缺铁和锌,给宝宝吃了很多补铁的铁剂,但效果不是很好。有次医生给开了一种进口的铁剂,说吸收效果好,不过服用后,眼睛周围有色素沉着,停用色素就消失了。现在宝宝快三岁了,胃口也不错,不挑食就没有再特别补铁。不过,专家称缺铁会给宝宝身体带来很多危害,一定要加强防治。
缺铁给宝贝带来的危害:
1、引发缺铁性贫血
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血色素的组成成分。缺铁就直接影响着红细胞的分化、形成和成熟,甚至还影响DHA的合成。血红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就会引发缺铁性贫血。
2、抵抗能力下降
铁缺乏还会影响淋巴细胞的数目减少,从而导致免疫力低下,中性粒细胞的杀菌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抗氧化酶的活性也会降低,吞噬细胞的功能下降。缺铁可以直接影响宝宝的抗病能力。
3、影响智力发育
缺铁影响红细胞的合成,也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大脑缺氧时,轻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重者出现头晕。如果再大脑发育阶段,缺铁还直接影响大脑胶质细胞的分化、增值,也影响中枢神经的髓鞘化。中枢神经的髓鞘化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宝贝将来的智力。这种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4、更容易出现铅超标
人体的吸收功能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当体内铁缺乏的时候,对铁的吸收能力就增强,原本是件好事,但对铁吸收能力增强的同时也对其他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也增强。所以,缺铁的宝贝更容易出现铅中毒。有资料证明,缺铁的宝贝比正常宝贝发生铅中毒的几率高出3-4倍。
5、出现食欲低下
缺铁可以影响胃液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严重可出现胃粘膜萎缩。甚至出现异食癖。
如何判断宝贝是否缺铁?
1、察言观色:查看宝贝身上是否有缺铁的一些症状。比如脸色、嘴唇和睑结膜是否有血色,如果出现苍白,手脚指甲还出现扁平、甚至往外翻。你的宝贝已经缺铁比较严重了。还有就是捏住宝贝的指甲并保持5秒钟后再放手,如果宝贝的指甲能立马恢复粉红色,则说明宝贝很好,没有缺铁性贫血现象。反之,家长就要注意了。
2、饮食:宝贝的饮食中是否长时间缺铁。如果你的宝贝不爱吃肉,尤其瘦肉,也不爱吃蛋黄,你也担心肝脏有毒不敢给宝贝吃,那宝贝就很容易出现缺铁。如果蔬果也吃得少,那就更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了,因为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而维生素C就存在新鲜的蔬果中。
3、检查:查血常规。带宝贝到正规医院给宝贝查一下血常规,看看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的总数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低于正常参考值的,则在提示你,你的宝贝出现缺铁性贫血了,离最低参考值越远则说明缺铁性贫血越严重。
如何纠正缺铁性贫血?
首先,要进行必要的铁剂治疗。同时,平时饮食要吃富含铁的食物。海带有丰富铁质,比猪肝含铁量高出6倍。紫菜、黄豆、芹菜、菠菜等食品亦富含铁质。动物性食物中,以肝脏的含铁量为最高,田螺、蛋类次之。但此类食品又含胆固醇较高。大枣、桂圆肉、花生内衣,也是常用于补血的食品。
食物中的铁质经胃液消化后,三价铁变成易溶于水的二价铁,然后被小肠等吸收。维生素C不但能促进代谢,而且有利于贴的吸收和利用。如果胃酸缺乏或缺少维生素C,食物中铁质再多也无济于事,因为高价铁不被人体吸收。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宝宝生长发育快,需要的铁较多,约每千克体重需要1毫克的铁。宝宝与成人不同,内源性可利用的铁较少,其需要的铁更依赖食物铁的补充。所以,在补充富含铁的食物时要合理的搭配。西红柿、苋菜、柑橘、猕猴桃、刺梨、酸枣等富含维生素C,要与含铁丰富的食品搭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