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居家中医药治疗篇
一、成人中医药治疗指南
(一)风热犯卫型
发病初期,未发热或发热,咽干肿痛,咳嗽较轻,痰少,舌质偏红,苔薄黄或薄腻,脉浮数者,以疏风清热方药治疗。
1.汤药方
金银花15克 连 翘10克 桑 叶15克菊 花15克
炒杏仁 9克 浙贝母10克 茅 根15克牛蒡子15克
苏 叶10克 芦 根15克 薄 荷(后下)6克 生甘草 6克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6小时口服1次, 每次200毫升。根据症状改善情况服用3~5日。
加减:苔厚腻加藿香、佩兰,腹泻加黄连、广木香,咽痛重者加锦灯笼。
2.中成药
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正柴胡饮、香菊胶囊、银翘解毒丸(片、颗粒)、桑菊感冒片、双黄连颗粒(口服液、胶囊)、金莲清热泡腾片(颗粒)、清开灵口服液(胶囊、颗粒)。可选1~2种单独或配合使用。
(二)热毒袭肺型
高热,咳嗽,痰粘或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者,以清肺解毒方药治疗。
1.汤药方
炙麻黄 6克 杏 仁 9克 生石膏(先煎)30克
知 母10克 芦 根15克 牛蒡子15克
浙贝母10克 金银花15克 青 蒿(后下)15克
荆 芥10克 生甘草 6克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
2.中成药
清肺解毒类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正柴胡饮、银黄口服液(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颗粒)等。可选1~2种单独或配合使用。
服用中药注意事项:
1.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等宜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选用;
2.不宜长期服用,根据症状改善情况,一般服用3~5天;
3.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
4.服药后感觉不适者,应停用并咨询医师。
二、儿童中医药治疗指南
(一)风热犯卫型
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肿痛,轻咳少痰,鼻塞流涕。舌质红,苔薄黄或薄腻,脉浮数。以疏风清热方药治疗。
1.汤药方
金银花10克 连 翘10克 桑 叶10克
菊 花 6克 炒杏仁 6克 牛蒡子 6克
苏 叶 6克 薄 荷(后下)6克茅 根15克
芦 根15克 神 曲10克 生甘草 3克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200毫升,每次口服100毫升, 1日2次。学龄前儿童减半。根据症状改善情况服用3~5日。
加减:苔厚腻加藿香;腹泻加葛根;咽痛重加板蓝根。
2.常用中成药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感冒宁糖浆、银翘解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可选 1~2 种单独或配合使用。
(二)热毒袭肺型
高热、咳嗽、痰粘或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以清肺解毒方药治疗。
1.汤药方
炙麻黄3克 炒杏仁 6克 生石膏(先煎)15克
知 母6克 金银花10克 牛蒡子 6克浙贝母6克
黄 芩9克 芦 根15克 青 蒿10克生甘草3克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200毫升,每次口服100毫升,1日2次。学龄前儿童减半。根据症状改善情况服用3~5日。
加减:便秘加酒大黄。
2.常用中成药:
连花清瘟胶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肺热咳喘口服液、黄栀花口服液等。可选1~2种单独或配合使用。
流感中药小药箱
成人用药:
发热重者,可选用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金莲清热泡腾片(颗粒)、清开灵口服液(胶囊、颗粒)等。
发热轻者,可选用正柴胡饮、感冒清热冲剂(系列)、感冒退热冲剂、银黄颗粒(口服液)、香菊胶囊、银翘解毒丸 (片、颗粒)、双黄连颗粒(口服液、胶囊)等。
儿童用药:
发热重者,可选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柴黄颗粒冲剂、双黄连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黄栀花口服液、羚羊角口服液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发热可适当选用保婴丹、羚黄宝儿丸、小儿感冒宁糖浆等。
咳嗽重者,可选用肺热咳喘口服液、肺力咳糖浆、羚羊清肺口服液等。
咽痛重者,可选用小儿咽扁冲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蓝芩口服液等。
咳嗽伴积食或便秘者,可选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一捻金胶囊等。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