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幼儿网>爸妈>入园>如何帮宝宝度过“入学槛”

如何帮宝宝度过“入学槛”

字号:   编辑:霞头  更新时间:2010-09-08 03:05

前言:当孩子从幼儿园入小学,这毕竟是在两种不同的学习环境之中,所以许多的小儿在初入学时期会表现出种种的不适应,导致这种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家长对于孩子的这种幼小衔接不注重,以下是家长常犯的错误以及应该怎样来改正!

  轻描淡写,漠不关心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或是自身素质所限,不注重自身与幼儿的心灵沟通与交流,不关注幼儿在园期间的发展变化,不配合教师所开展的主题活动,不参与幼儿园举办的专题家长会,更不和幼儿聊任何有关入学的话题。这就使幼儿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重视与关怀,更谈不上主动发展了。

  简单粗暴,施加压力

  幼儿教育个别家长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把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归结为调皮捣蛋,经常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吓唬幼儿:“一天到晚就知道调皮捣蛋,我不管你,到时候老师会好好收拾你。”“连十分钟也坐不住,到时候你就等着让老师罚站吧!”听到这些语言,幼儿对小学还有什么向往与企盼?大概就只剩下恐惧与不安了。

  重视知识,忽视习惯

  很多家长认为幼儿的入学准备就是提前认字、学习拼音、学习英语、学会算题等知识技能,却忽视了对幼儿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更忽视了诸如观察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因孩子过早地接触小学的有关知识技能,反而降低了学习兴趣,不利于入学后的学习兴趣激发与能力的持续发展。

  家长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无形中会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无法与幼儿园形成有效的家园教育合力。建议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

  茶余饭后,家人要经常和幼儿讨论有关入学的话题,激发其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向往。如:“上小学以后能学到很多知识呢!到时候你各方面表现优秀,还会被评上少先队员,戴上红领巾呢!”如果确定了要去的学校,可以利用周末带幼儿去参观小学的校舍,以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对于入学的一些相关问题,既不能简单粗暴,更不能不懂装懂,而是要对孩子进行积极、正面引导,让幼儿从心底产生上小学的强烈愿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入园指导为幼儿选择图文并茂、以图画为主的图画书,让幼儿在画面和故事内容的吸引下逐渐喜欢上读书,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进行随机识字和游戏识字。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孩子入学后的知识学习和理解能力都是极大的帮助。大班下学期老师会有意识地为幼儿布置一些简单的书面作业,家长不要一味包办,让孩子练习自己记作业并独立完成作业,会为入学后的家庭作业完成打下扎实的基础。

  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入学前的知识准备要积累,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更重要。家长要有意识培养幼儿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安排作息时间,教育幼儿要有纪律意识,遵守各种规则。在家中可为幼儿创设一方属于他自己的小天地,引导他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这对于其自理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家长的态度对于孩子来说是影响甚大的,所以在对于孩子幼入小时期,父母不可表现出消极的情绪,更重要的是要积极的去引导孩子,让孩子对上小学产生一种向望,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对孩子自主能力的锻炼,培养孩子独立自动的性格!

—相关话题—
—相关评论—

日常生活儿歌大全儿童故事儿童游戏
入园亲子早教疾病营养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中国幼儿网,孩子的七彩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