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盐是我们平时做饭时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而且里面还含有我们需要的碘元素,虽然现在提倡少盐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吃。盐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利润比较高的行业,一般掌握在国家手里,但是有许多的不法分子制造假盐从中牟取暴利。
工业盐包装成食盐
现场一执法人员介绍,根据现场的包装袋等估算,这个作坊至少生产了200吨假盐,其中包括假"加碘食盐"、假"海水养殖专用盐"等。该执法人员说,购买假盐者以食堂、餐馆、城乡结合部的商店为主。相关部门统计,2013年,广州地区居民购买食盐总量约7万吨;保守估计,其中约1.5%是假盐,超1000吨。
卖多少就生产多少
相关研究显示,由于未经净化,工业盐会不同程度地含有一些杂质且重金属超标,一旦食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特别是孕妇和儿童。如果人们长期食用假盐,会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神经系统损害。如果工业盐含有亚硝酸盐,很容易引发人体急性中毒,当人体摄入3克以上亚硝酸盐时,甚至可致命。较低的犯罪成本是假盐泛滥的另一个原因。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经营食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非法经营食盐二十吨以上的,或曾因非法经营食盐行为受过2次以上行政处罚且非法经营食盐十吨以上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制售假盐获刑者少
虽然国家明令禁止用工业盐制作食品,但根据相关规定,注册化工公司就可大量采购工业盐,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据了解,在珠三角,制造、销售假盐的窝点多在城乡结合部等偏僻地区,这给执法带来了难度。为了充分取证,执法部门每次行动前都要摸点、录像,记录工人取货、发货的情况,确保不法分子无法抵赖。
广州市相关监管部门负责人表示,根据相关法律,对制售假盐者,执法部门可以没收设备和产品,并处以盐产品价值和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者,司法机关可追究其刑事责任。但他们这几年抓获的制售假盐者中,"由于被查获的假盐数量小,判得最重的也不到两年。处罚太轻了,很多不法分子出来后又重操旧业。"该负责人说。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假盐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国家也很重视,但还是有许多的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国家应该出台更有效的法律来管制,同时家长们也要提高自己的保护意识,尽量少在外面的餐馆就餐,在购买盐的时候也要到正规商场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