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对于孩子来说提问题本来就是他们的权利,但是在我们现在的教学,生活中发现孩子的这一意识明显变弱。他们不愿不敢甚至是不善于提出问题,这要我们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首先,入园指导孩子学习的第一环境是家庭。我们要让孩子敢说会说,家长也要欣然接受孩子的这种挑战,乐于配合学校教育。这样,家长就可以通过看书、看报、看电视、家务劳动及家庭理财等方面的活动,让孩子参与进来。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主动降低姿态,接受孩子各方面的提问和质疑。
其次,孩子学习的重要阵地是课堂。要让孩子敢说,为此,老师告诉孩子课前要预习好课文,这样才有可能考住老师,同时还要告诉孩子预习方法,预习内容等,这样孩子有了一个充分的准备,才会有考老师的信心。另外,我们必须创设一个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如:课前可以用唱歌、讲笑话、小表演等形式让孩子放松。当然,老师也应笑容可掬,教态随和,语言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当孩子提出问题后,不管问题提得恰当与否,老师都要细心听,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这个小老师的欣赏。小老师提的问题若有价值,老师一定要调动全班同学一起表扬该小老师,如问题不恰当,也应给予鼓励。老师还可以颁发“优秀小老师奖”以鼓励孩子对老师的挑战,让孩子在挑战中锻炼思维创新能力,从而享受提问所带来的快乐。
再次,孩子们间的辩论、质疑,也是课堂内外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课外生活中,家住得近的孩子也可组成学习小组,在组内学习时,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采用提问的方式互相质疑解难。这样,不仅提高了孩子提问的能力,也让孩子在交流中学会互助和关爱,使孩子在同伴的赞许声中获得认同,赢得成功。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通过上面的内容家长们了解了帮孩子提高提问意识的重要性,提高提问的方法,在这方面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积极的配合孩子的提问,即使孩子的提问不当我们也应该给予肯定。从而是孩子的能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