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幼儿网>爸妈>亲子>父母的教育方法不正确往往会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父母的教育方法不正确往往会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字号:   编辑:霞头  更新时间:2010-12-03 02:36

前言:现在早教已普遍到每一个家庭中了,但是常有父母由于对孩子的教育不正确从而使孩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将孩子的天赋扼杀在摇篮里,以下就让我们结合实例来看一下吧!

  场景一:六岁的小刚握着新铅笔,带着刚跨进校门的新鲜劲,一笔一画认真地写着拼音作业。好大一会儿,小刚终于写完一行拼音。看着自己的胜利成果,他兴冲冲地跑到妈妈跟前,“妈妈,看我写的字!”“哎哟,难看死了,歪歪扭扭的,哪像拼音啊!”“笨蛋,重写去!”小刚顿时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蔫蔫地,低着头走回书桌。

  亲子教育反思:有人说,耐心是希望的艺术,耐心体现理解和宽容。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如果我们连对孩子的耐心都没有,我们又谈何爱他呢!正在成长和学习的孩子,做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孩子的犯错需要我们的耐心和宽容。

  场景二: 妈妈要求二年级的明明读英语课文。一个单词不会,明明跳了过去。但一旁的妈妈发现了,“停,为什么这个没读?”“不会。”“我教你!”说着,妈妈教明明读了几遍。待明明读完课文,妈妈让明明再读刚才那个单词,结果,明明又忘了。妈妈狠狠地瞪了明明一眼,大声说:“认真学,再教你3遍,这一次必须学会!”教完后,妈妈让明明将课文再读一遍,可是,一到那个单词,明明又不会了!这一下妈妈火了,指着明明的脑门骂他猪脑子,然后指着单词,让明明一口气读50遍,直至明明气喘吁吁。

  反思: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逐渐重复,慢慢学习。为了一个单词,让孩子学得气喘吁吁,孩子还能对英语有好感吗?因为一个单词,扼杀了孩子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这个代价是不是也太大了点?!

  场景三:小花练毛笔字,妈妈总爱时不时站在她旁边看。只要妈妈一站在身边,小华就不由得边写字,边用眼睛的余光瞅妈妈。可是怕啥来啥,正写着“学”字,妈妈忽然大叫一声:“一横又没回笔!”顿时,小花手一抖,一横中间抖成了个黑疙瘩。小花看着妈妈,眼泪无声地滚出了眼眶……

  反思:对孩子不信任,时时监督孩子,反而让孩子不能专心,使孩子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大吼大叫更会伤害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孩子还能喜欢学习吗?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扼杀了兴趣,孩子就失去了最好的老师。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切不可犯以上错误,将一个天才扼杀在学习启蒙阶段。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天赋,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就是扼杀了孩子的全部,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要先想想自己的方法是否全理,希望以上的的几个实例能够带给父母一些启发,也能够让一些父母及时的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相关话题—
—相关评论—

日常生活儿歌大全儿童故事儿童游戏
入园亲子早教疾病营养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中国幼儿网,孩子的七彩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