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我们这一代的80后很少都上过“幼儿园”,应该是我们这些村里的80后几乎没有上过幼儿园,记得当时是有个名称叫“半年级”,也就是上半年的时间,然后就随着一年级的班级开始一直往上走了。如果要这样说的话,曾经的那个“半年级”应该就相当于学前热身了,也就是一个适应的阶段。也可以称之为“幼儿园”。
记得“小富”(从小到大玩儿的伙伴)曾经很不喜欢进学校,每次都会哭了不停,不知道是为什么,就是不停的哭,妈妈拿他实在是没办法,后来慢慢就习惯了、适应了,现在的小富已经是一个2岁孩子的爹,呵呵!前些天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还说起这个,回味无穷。
如今的幼儿园层次不穷,有国办和私立之分;也有国内传统与国外西方之分。如今的国内幼儿园都想国际化走,想西方的管理模式教学,但是这突入起来的转变到底是好是坏呢?
中国幼儿网小编揭秘变味的“幼儿园”
朋友的小孩2岁多,到水龙头处洗手,指着水龙头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还未来得及回答,一位老师款款上前,拖长声音,用普通话温柔地答:“这是大象的鼻子。”朋友顿时傻眼,面对孩子迷茫的眼神,不知道作何回答。朋友问我:“她为什么不告诉孩子这是水龙头?”是啊,我也再想这个问题,华氏教育理念的真谛应该不是这样吧!如果是想培养孩子的想像力,也不可以这样回答孩子的问题啊,那会将孩子对水龙头的概念与大象鼻子的概念都混淆不清的。
一位朋友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她带2岁的孩子与华氏的妈妈们一起游玩,路遇两个旁人吵架,声音很大,表情很凶。同行的一个孩子问妈妈:“妈妈,他们在干什么?”妈妈告诉孩子:“他们是两只疯狗在吵架。”朋友当时很吃惊,不明白妈妈怎么这样回答孩子的问题,“那样会使孩子人和狗的概念不清楚啊!”
华氏的一位老师问我:“如果孩子问他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你怎么回答?”
“我会如实告诉孩子生命的来源。”
“你为什么要告诉他?”
“他有权利知道啊!为什么不告诉他呢?”
“那会唤醒孩子的(性意识)。”
“你认为孩子提问的时候就是醒的,还是我回答他的时候是醒的?”
“我们认为应该在9岁以后回答孩子这个问题。”
“孩子性心理的发展应该有他自身的发展规律来决定,还是由你们的教育来决定?”
其实,不论是华氏还是蒙式,其根本的教育理念是爱、尊重、规则,不论做华氏还是蒙式幼儿园,要懂得儿童发展的本来规律,如果仅仅是照搬照抄,没有将蒙式和华氏的精髓吸收,变为自己的适合当下社会发展和尊重儿童发展规律的一种教育理念,那么,你做的教育也只是一百年前的教育,是不适应现代社会的。
看来,一贯的传统幼儿园突然的转变不仅不能带给孩子更好的发展,而且还让孩子对幼儿园的管理及教学摸不清头脑,不知道该向那方面发展,传统幼儿园这头领头羊到底能走多远呢?这是个未知的话题。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