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幼儿网>爸妈>入园>告诉你:“全国平均3天曝光一起性侵儿童案”

告诉你:“全国平均3天曝光一起性侵儿童案”

字号:   编辑:豪华方便面  更新时间:2014-07-18 09:45

引言:你知道吗?我国平均每2.92天就有一起性侵儿童案件曝光。最近媒体经常爆出儿童性侵事件,这让作为家长的我们非常担心。原以为学校是安全干净的场所,但现在看来也是有个别败类。在当今社会中,出现的儿童性侵害事件年龄越来越低龄化。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性侵

2014年两会期间,由100多名女记者联合发起的“女童保护”公益项目,曾发布《2013年儿童安全教育及相关性侵案件情况报告》。

报告显示,性侵儿童案件呈高发状态,宝宝入园,2013年被媒体曝光的就高达125起,平均2.92天一起。报告称,性侵儿童案件呈现逐渐低龄化趋势。被公开报道的419名受害者中,8岁到14岁的有340人,占81.1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童小军指出,“60%-70%的性侵儿童案件都是熟人作案。”

报告显示,教师是曝光最多的犯案群体,达到33起;校长作案达到10起,列第三位,官员作案达到6起。

2013年下半年,“女童保护”项目在贵州、云南、北京、广东、湖北等省市城乡地区的15所学校进行了儿童防性侵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被访问的114名小学教师中,15.79%受访教师的生活周边发生过女童被性侵案件,14.91%听说过身边女童遭遇性侵害。

“女童保护”项目对235名小学男生、219名小学女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仅有17.58%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性教育”,60.88%孩子不知道,21.54%的孩子选择“似懂非懂”。

报告称,当面对问题“如果遇到有人不经你和家人允许,要摸你或脱你衣服,你知道该如何求助和自救吗”,有23.60%的孩子选择了“不知道”。并且选择“会”的76.40%中,有占总数44.30%的孩子选择了“大声呼喊”。

但实际上,国内外防性侵专家都强调,性侵犯罪的可能发生的地域有公众场合和密闭偏僻场所两类,如果儿童在后者的情况下大声呼喊,可能会导致犯罪者起意杀害孩子。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授课,儿童这种对防性侵知识粗浅的一知半解,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危及自身安全,造成恶性后果。

在“女童保护”项目访问的114名教师中,45.13%从没有对学生开展过性教育,开展过一次的占17.70%,两次的占13.27%;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占23.89%。

在902名受访家长中,对孩子进行过性教育的仅占35.92%,没有的达64.08%,56.49%的家长从未向孩子讲过预防性侵害的知识。他们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原因由高到低依次是“认为孩子还小”(53.92%),宝宝入园,“认为学校会教育”(19.86%),“想教育但不知如何开口”(18.84%),“怕教坏孩子”(6.02%),“害羞”(1.36%)。

但当问到“如果现在给您‘性教育’或‘预防性侵害知识’的教材,您能给学生讲授吗?”91.59%的教师选择“能”,仅有8.41%选择“不能”。

去年9月,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通过课堂教学、编发手册等形式开展性知识教育,教育女学生了解预防性侵犯的知识,遭遇性侵犯后懂得如何寻求帮助”。

“女童保护”项目的调查报告还显示,82.89%的家长支持学校对孩子进行性教育。87.72%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将“性教育”强制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在性教育的渠道选择上,女童保护项目统计显示,49.23%的孩子希望通过“学校或老师的渠道”接受性教育,28.72%希望通过家长,8.72%希望通过伙伴,8.46%希望通过画册、书籍等资料,4.87%希望通过网络。

“女童保护”项目还呼吁参照国外经验,建立性侵犯罪者姓名、照片、犯行的备案制度。对有性侵史的人,应出台强制性规定,终生不允许担任和儿童相关的工作、不得进入孩子聚集地。在涉及未成年人的职位招聘时,需特别提示有性侵犯罪记录者不得从事。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如果在外面遇到这些情况,回家立刻告诉爸爸妈妈。

一旦孩子遭遇性侵,家长首先要做的三件大事:

第一是生理救护,孩子被性侵害之后,赶快去看医生,检查一下有没有感染性病,同时帮她保留证据,如精斑、体液,以助公安机关破案。同时,父母要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和语言向孩子解释,要告诉孩子身体很快就能康复。

第二是法律救护,绝不能让坏蛋逍遥法外。父母的态度要平静,不要表现出愤怒或吃惊等情绪吓坏孩子,这样孩子反而不敢说出实情和具体细节。

父母让孩子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时,不要让孩子对公安机关或其它机构或媒体多次叙述被性侵害的过程,这会给孩子带来精神压力和多次的心理伤害,加重孩子创伤后的痛苦。

第三是心理救护。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相关话题—
—相关评论—

日常生活儿歌大全儿童故事儿童游戏
入园亲子早教疾病营养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中国幼儿网,孩子的七彩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