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幼儿网>爸妈>疾病>网友论谈 灭蜱心得

网友论谈 灭蜱心得

字号:   编辑:霞头  更新时间:2010-09-13 09:47

前言:自河南传出被蜱虫咬死消息,小小的蜱虫就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对于这种芝麻粒大小的虫子能够使人致死,许多网友都感觉不可思议,以下是网友相互切磋的灭蜱心得,希望与更多的人相分享!

经验之谈

蜱虫专叮隐蔽娇嫩的部位

“蜱虫在河南其实很少,真正分布最广的是在东北林区,叫‘草爬子’。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早在10年前就接触过这个东西。当地人敬而远之,也流传很多草爬子叮死人的故事,不死人也成植物人,确实很可怕。但这个东西体型很小,经常分布于森林中,尤其是有一种云冷杉林里,非常密集,防不胜防。”

网友“与时尽现”说,自己每年进入林区之前,都要打一种疫苗,叫森林脑炎疫苗,这种东西的效果究竟怎样,无从考据。他也曾经被这种虫子叮咬多次,感觉是“叮上的瞬间是有疼痛感的,假如非常敏感的话,是能察觉的。但是它总是叮在隐蔽而且皮肤嫩的部位,比如腋下、大腿沟、肚脐眼……”

叮咬防险

要用镊子或针全部挑出

从图片上可以看到,这位网友把一只蜱虫放在手上,蜱虫约有两粒芝麻般大小,通体呈黑色,两侧各有四个尖锐的刺状触角。在手上停留一段时间后,蜱虫便开始向其手部“进攻”。他表示,被蜱虫叮咬后有刺痛。

为什么被叮咬多次却安然无恙?该网友说,秘诀在于把虫子拔出来的时候,一定要连头拔出。“此虫叮咬后,吸血而亡,身体留于人体内,需要用力拔出,因为它的牙和前爪有倒钩,经常是把它身体拔出了,但是脑袋却留在人体里,有病毒的就是它的头部,需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把它的头部用镊子甚至针从肉中挑出。”

灭蜱心得

手捉+用猛药一捉500只

网友“与时尽现”的“以身试蜱”,引来众多网友切磋灭蜱心得。网友“周丕东”说,他的经验来自家里养的狗。“对我家黄狗身上的蜱虫,前期我都是靠手工捉,再用指甲捏死,跟小时候捏从头上捉下来的虱子、身上捉出来的跳蚤一个方式。后来也用些药,主要是两种药,一种是精制敌百虫片,给狗洗了多次,发现没什么效果。另一种是虱癞螨虫一喷净,喷在狗的身上,但对躲在毛丛深处的蜱虫效果不大。”

网友“周丕东”说,自己曾经回老家半个月,发现三只狗已经被蜱虫咬得奄奄一息。蜱虫主要是叮咬在狗的3个地方:“一是耳孔,不计其数的蜱虫塞满耳孔,多半是绿豆大小,每一只都肥嘟嘟的充满血;二是脚趾间,掰开两个脚趾,看到密密麻麻的蜱虫吸在红肿的皮肉间;三是耳朵外沿,这里的蜱虫特别细小,但一丛丛数量多得惊人。”

他采取的方法依然是用药,不过这次下的是猛药:“虱癞螨虫一喷净一天喷一次,连续几天,终于把能够喷得着的蜱虫基本清除了。”用完药之后,他继续手工清虫,称“大概消灭蜱虫500只以上”,并拍下了照片。

蜱虫凶猛

有人准备把宠物狗送人

网友“老婆关灯睡觉”说,自己初中的时候貌似被这种蜱虫咬过脖子,现在过了十年,脖子那里还有一个硬块。当初蜱虫咬人的时候有点痛,觉得不舒服直接拔出来,出来以后就是好像只有头,没有脚也没有身体一样,圆圆的硬硬的。

网友“秦淮风月”说,自己上小学时在野外的草地上被蜱虫咬破了头,结果很大一块皮肤到现在都没长头发,多年来一直没弄明白缘由,如今这个谜底才被揭开。

看了网上晒出的“斗蜱虫”实例,不少网友都表示要把狗送人。

疾控专家

接触蜱虫流出物要消毒

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昨日向记者表示,蜱虫发病高峰为5~10月,应尽量避免在蜱类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应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户外运动或旅游时要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虫叮入或爬上,发现蜱虫后立即清除。

但无论蜱虫在人体或动物体表,不要用手直接去捉,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然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虫,尤其是蜱虫挤破后的流出物,要进行消毒.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由此可见蜱虫的分布很广,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蜱虫都会害死人,只不过是捐带某种病菌的才有可能使人致死,在此专家也为我们指出了一些防止被蜱虫叮咬的方法,希望广大人民可以慎重的对待!

—相关话题—
—相关评论—

日常生活儿歌大全儿童故事儿童游戏
入园亲子早教疾病营养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中国幼儿网,孩子的七彩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