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幼儿网>爸妈>入园>宝宝上学年龄不足,家长们要多留意了(六一亲子入园指导)

宝宝上学年龄不足,家长们要多留意了(六一亲子入园指导)

字号:   编辑:霞头  更新时间:2011-05-27 03:01

前言:许多的家长们都希望自家的宝宝能够不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让孩子们过早的入小学,但是像这种“驱赶”势的教育是否对宝宝们有利呢?以下就来详细的了解下未足龄的孩子上小学会有那些弊端!

   一年一度的小学招生工作即将开始,不少未足龄儿童家长向本报编辑部询问,孩子提早上学到底好不好。对此,有人认为是利大于弊,也有人认为弊大于利,更有人认为要因人因环境而异。近日,记者了解到瑞安一所农村小学2005年接收了20名未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于是带着这个问题前往这所小学。

  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入学后不到半个学期,就有2名学生重返幼儿园,另有8名学生分别读完一年级、二年级后重读,而到了2009年,在跟班就读的10个孩子中又有2人转学。

  记者看到了目前正在三(1)班就读的4个当年提前入学的孩子就问他们:“同学们知道你们读了两次二年级吗?”几个孩子都羞涩地沉默不语,只有一个孩子壮起胆来说:“他们知道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重读二年级吗?”记者又问道。那个胆子大点的孩子回答:“因为我的成绩太差了,玩着玩着就忘了做作业。”该班班主任吴老师告诉记者,这几个孩子重读都是家长主动要求的,家长以为重读一年成绩就能跟上,但事实是重读了二年级后,他们目前的成绩仍然是班上“垫底”的。而且,他们平时在课堂上不太喜欢发言,回答问题也不积极。入园指导

  记者还了解到,顺利跟班就读的8个孩子,分别在该校四(1)班、四(2)班学习。四(2)班班主任陈老师告诉记者,她班上的这几个孩子成绩还不错,因为家长平时在家里抓得比较紧,但接下来能否正常学习、升学还是个未知数。

  据该校校长介绍,2005年招生时,这批未足龄孩子的家长天天都来软缠硬磨。一部分家长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聪明,再加之年龄又只相差一二个月,完全可以提前入学;也有一部分家长是出于家庭经济情况的考虑,认为读幼儿班费用大,读小学是免费教育,可减少家庭开支。但到了后来,发现孩子成绩跟不上,家长们又到学校要求重读,对孩子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

  我市一位教育界人士表示,有的提前上学的孩子在小学成绩还不错,到了初中却暴露出问题来。他每年都会遇到一些初中生的家长,主动要求让孩子重读,理由就是后悔提前让孩子上学,现在成绩及各方面素质跟不上,与同龄孩子相比显得幼稚,反应也不及适龄孩子快。“不重读很后悔,重读更后悔”,由于面子的原因,这些重读的学生大多不愿在原学校继续就读,于是家长又得跑东跑西给孩子转校,浪费精力浪费财力。

  让未满6周岁的孩子提早入学,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可能会起到很大的负面影响。省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心理学副教授章毓光老师说,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孩子提早入学成绩出类拔萃,但这是个别儿童个性差异的原因,属于“天才”个案,绝不能以偏概全。家长应该清楚,“适龄儿童”不仅指儿童生理年龄,也指儿童的心理年龄。由于智能、心理发育不成熟,过早上学的孩子往往不能适应小学课程,完成不了学习任务。孩子表现成功的机会少了,自信心就树立不起来,底子打不实,由此可能形成自卑、厌学的情绪,影响个人的持续发展。其次,他们与适龄儿童生活在一起,言行不和谐,为人处世不能满足其他同学的需要,这类学生受环境影响,心理易发生扭曲,处处服从其他同学的指挥与诱导,在其他同学面前永远是小不点,永远也长不大。半年乃至数月之差,孩子就可能会比同学“嫩”很多,这也是老师在班上选班干部都会优先考虑大一些的孩子的原因。从这一角度说,如果超越孩子的发展阶段,相当于剥夺了孩子很多锻炼的机会。入园教育,

  章老师提醒家长们,漫漫人生路,何苦非要赶孩子“提早上架”,让孩子按部就班地发展,将为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奠定扎实的基础。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拔苗助长”的成语小故事,家长们都能够明白,但是在生活之中又有多少的父母正在扮演着那个拔苗助长的家夫呢?孩子们过早上学并不一定全是好事,最好还是结合孩子自身的能力来决定!

—相关话题—
—相关评论—

日常生活儿歌大全儿童故事儿童游戏
入园亲子早教疾病营养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中国幼儿网,孩子的七彩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