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幼儿网>爸妈>入园>宝宝入园后,妈妈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宝宝入园后,妈妈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字号:   编辑:霞头  更新时间:2011-03-29 02:36

前言:常有妈妈们认为当把孩子们送入幼儿园后就可以好好的休息了,其实不然, 这才是真正的开始,因为当宝宝们入园之后,许多的地方都需要父母们的关注,以下就让我们来具体看下吧!

  及时鼓励孩子的进步

  当孩子在幼儿园取得了一点进步,如学会一首歌,一支舞,学会写自己名字……父母应及时鼓励。鼓励形式可以是送他一个小礼品,在家人面前大声表扬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深刻体会到幼儿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加深对幼儿园的情感。对不容易适应的孩子,父母应该尽量避免问他“今天在幼儿园老师对你好吗?”“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了吗?”等等,避免让孩子的记忆一直停留在不良的情绪体验中。如果孩子说不喜欢幼儿园,或者不喜欢老师,父母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与他谈幼儿园的事。

  教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

  在幼儿园中,有一个孩子看到一个小朋友在玩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就会希望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开始这个孩子只盯着小朋友,不说话。当他看到小朋友不理他时就扑上去,一把推开那个小朋友,抢了小汽车……这个小动作就是孩子缺乏交往技巧的表现。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应该教给孩子如何热情地邀请小朋友一起玩,如何与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等交往技巧。在家中,父母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大方地向别人问好等。孩子说话时,教他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在孩子面前正确评价老师

  在培养孩子方面,父母和老师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父母首先应该信任老师,才能协同老师的工作。千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指责老师。刚入园的孩子,需要对老师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父母应该帮助他们维护老师的形象。私下里再与老师交流孩子的表现和情绪。记住,理智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维护老师的形象,而不是相反。

  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

  入园之初,父母要主动帮助老师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向老师介绍孩子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等。让老师真实地掌握孩子的特点,以便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接近孩子,使孩子对老师形成信赖、依恋的心理。幼儿入园后,父母同样应该把孩子在家里的情绪、表现告诉老师,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这样既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得指导孩子的方法,也有利于老师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消除孩子的顾虑、不安,促进孩子的成长。

  父母可以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直接与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联系手册,进行家园联系。此外,幼儿园各种活动父母要积极参加,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管理方法,亲眼目睹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全面了解孩子,才能配合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使教育发挥最大效率。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孩子们开始了幼儿园的生活,离不开父母的关注及其扶持,想要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更是离不开家庭及幼儿园的相互配合,所以,适当的掌握一些入园教育的技巧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关话题—
—相关评论—

日常生活儿歌大全儿童故事儿童游戏
入园亲子早教疾病营养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中国幼儿网,孩子的七彩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