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幼儿网>爸妈>入园>道德智能低的孩子难以在社会上生存(新年入园教育)

道德智能低的孩子难以在社会上生存(新年入园教育)

字号:   编辑:霞头  更新时间:2011-01-12 02:43

前言:现在的家庭依然更多的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其素质的教育,从而就使许多的孩子道德低下,据调查显示就目前的企业用人单位也都更加偏向于道德高尚的人群,尤其是想要适应这个竞争性强的社会拥有一个高的道德智商是很重要的,以下就让我们结合一个案例来认证一下吧!

  20035月,14岁的任有志(化名)为了争取保送重点高中的机会,在对手的面条里放了老鼠药,碰巧另一名同学也吃了一些面条。结果,两名同学都中毒身亡。

  这是一个成绩一向名列前茅的学生。却因害怕对手在最后一次模考中超越自己,在考试前走入歧途。

  或许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可是,偶然性往往为必然性开辟道路。也就是说,在这个案例中,蕴藏着许多极为普通的常见因素,如渴望成功、害怕竞争、难以克制等等,这是相当多的孩子都可能具有的心理特点。而如何处理这些矛盾,正是道德智能水平的差异。

  谈到道德的时候,许多人会觉得是说人的觉悟水平,可是,对孩子来说,道德首先是一种智能,是一种需要用心培养的能力。道德就是在人与人相处时,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规范和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因此,道德智能就是判断是非的能力,进一步说,就是在自己伦理信念的支配下,拒绝不正当或不良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同情并关心别人痛苦的能力、调节自己情绪和抑制欲求的能力、接受和理解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能力、尊重别人的能力等。这种能力会让你拥有高尚的品格。有了这种能力,还能让你成长为一个头脑清醒、胸中充满激情的人。

  实际上,世界上许多学者都认为道德能力是适应未来的关键能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其新著《迈向未来的五种思维能力》中谈到,道德思维能力反映的是人作为不同角色的适应能力,其中包含了美德、责任感和道德感。其实,尊重也是一种道德思维能力。这位以多元智能理论闻名于世的学者指出,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时间和空间概念都会随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生变化,市场变得越发强大,而且缺乏一种力量去改变它,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人面对的挑战就是如何把美德、责任和道德结合起来运用。

  我们来分析一下,作为一个学习尖子,任有志的悲剧不正是道德智能水平低下吗?可惜,当他意识到自己是用一种愚蠢的方法去解决人生中的问题时,他已经是一名杀人犯了。

  当我们为任有志等犯罪少年的悲剧惋惜的时候,更应当想到家庭与学校的责任,想一想,我们究竟给了这类少年什么样的教育?

    有人说今天的时代是一个缩略时代,就是出于功利性目的,人们把不该省略的内容都省略了。我觉得如今的孩子也处于这样的缩略时代,实际上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如果省略了童年的快乐和人格的慢慢形成,直接面对考试竞争和谋求社会地位,即使他成绩优异也必定是一个畸形的人。

  事实上,中国长期存在着“教育荒废”的倾向,即表面上看教育抓得很紧,而实际上真正的教育如健康人格的培养往往被忽略,这种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尤为突出。据对过去60年间哈佛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表明,一个人的成功与学习成绩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从社会各个层面观察成功人士,会发现他们是富含幽默、为别人考虑、和蔼可亲、明辨是非的人。也就是说,成功人士都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那么,作为父母应当怎样培养孩子的道德智能呢?在《10岁之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一书中,文龙鳞教授提出了具体建议,即对于 0~1岁的孩子,培养道德只需要无条件的爱。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会让孩子感到安全,这是孩子积极感受世界的基础。但是,从孩子2~10岁起开始能够理解语言规则以后,父母就要坚决地对孩子说“不行”,并给孩子说明不行的理由。

  我想,从小对孩子说“不行”或“可以”的意义在于,让他在认识人生与世界之初,就明确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并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因为,道德智能简言之就是判断是非的能力,就是拒绝不正当或不良行为的能力。显然,培养儿童少年的道德智能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首要职能。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做为父母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智力,更多的也要提高孩的道德教育,希望父母们看到以上的文章都能够有所认识,及时的更正对孩子教育上的不足,帮助其建立健康的人格观念!

—相关话题—
—相关评论—

日常生活儿歌大全儿童故事儿童游戏
入园亲子早教疾病营养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中国幼儿网,孩子的七彩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