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幼儿网>爸妈>入园>为什么现在的学龄前儿童“入托难”

为什么现在的学龄前儿童“入托难”

字号:   编辑:霞头  更新时间:2010-08-24 03:52

前言:每当幼儿园快入学时,家长们早早的就忙了起来,只是为了能给孩子们找所好的幼儿园,可是根据我国的教育发展形式,国家是注重了孩子们九年义务了,可是却也往往忽略了孩子学前时期的教育,那么孩子们应该怎么正确的受到更多的教育呢?

义务教育免费全面实现,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然而,当人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义务教育之前的娃娃时,才发现我们的学前教育已严重缺位:面对可爱的金猪宝宝奥运宝宝,大大小小的幼儿园、托儿所缺少足够的座位和床位。

尽管有扎堆生产的生育潮这一直接原因,但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管理缺位,则是入托难的真正根源。

早教网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平均为0.06%,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人口大国。世界各国对早期教育的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平均水平大约为3.8%,而我国学前教育经费,一直在全国教育经费总量的1.2%1.3%之间徘徊,还有十多个省份的幼教经费只占1%。在以往各级各类发展规划中,很少涉及学前教育,从财政投入报告到教育部及各省的财政报表中,也很少出现学前教育投入的相关数字,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包括危房改造工程等都没有将幼儿园纳入其中。

在投入不足的同时,政府职责也很不明确,该管的不管,该问的不问,管理存在严重缺位。在本世纪初进行的学前教育体制改革中,由于事业单位缩编、国有企业改制,原来由企业、事业单位举办的幼儿园、托儿所被当作包袱甩了出来,有的转给了其它机构,有的被社会力量收购,有的干脆关门停办。在保教、管理、收费等方面,学前教育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管理,一些幼儿园办园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办园质量难以令人满意。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计量经济学家赫克曼等学者前几年发表的一项关于人力资本形成的研究表明:对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佳投资时期是学前教育阶段,而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也以学前教育阶段为最高。事实证明,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意义决不仅仅是一本万利。从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政府应当是学前教育的投资主体。政府必须在学前教育上愿意花钱,舍得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入园指导从根本上解决入托难,还必须有法律保障。一些发达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法制化管理十分重视,近几十年相继出台了学前教育法或相应的教育法规,如美国的《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早期学习机会法》,英国的《儿童保育法》、《保育标准法》,瑞典的《学前教育法》,日本的《儿童福利法》等等,从法律层面保证了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其做法和经验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

政府有为,娃娃才能有位。从根本上解决入托难,政府应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统筹协调、依法保障等方面,真正有所作为。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对于孩子早期的教育还希望国家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可从根本上治定相关的法律,从而保证孩子入学的权力,让孩子的教育得到一定的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入托难”的问题,保障孩子从小就得更好的教育!

 

—相关话题—
—相关评论—

日常生活儿歌大全儿童故事儿童游戏
入园亲子早教疾病营养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中国幼儿网,孩子的七彩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