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前言:许多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会出现不愿意去的时期,这也许与幼儿园的老师有关,也许与孩子自身的能力有关,但是不管是那一方面的,我们都希望父母们能够弄清楚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真正原因,及时的解决才能保证让孩子快乐的去幼儿园,以下来看几个实例吧!
妈妈,你别走,我不想进去。”3岁的高原(化名)哭着拽住妈妈的衣角,死活不肯走进幼儿园大门。终于,在妈妈连哄带劝下,小高原脸上挂着泪珠,一步三回头地走进了幼儿园。
每到开学时,这一幕场景在很多幼儿园门口上演着。这看似平常的场景,是否隐藏着某些被我们忽略的信号?童年时打下的烙印会给孩子将来的性格造成哪些影响?又是哪些原因让他们不愿走进幼儿园大门呢?
幼儿园条条框框太多
“我们幼儿园不让随便说话。”5岁的曹爽(化名)说,他所在的幼儿园规定了什么时候能说话、什么时候不能。“有一次,我午睡起来穿衣服时,叫了一个小朋友的名字,就被老师批评了。老师说穿衣服时不能说话,否则会穿得慢。”
此外,曹爽所在的幼儿园还有这样的规矩:每天下午5点以后不能上厕所。“有时,我刚把孩子接出幼儿园,他就嚷嚷着要上厕所。一问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已经憋了好久了。”曹爽的父亲有些气愤,“因为老师要在5点前打扫厕所,等家长把孩子接走后,他们就能直接下班了。可5点以后,孩子通常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见到家长。我觉得,对小孩来说,这个要求实在过分。”
体罚现象仍然存在
3岁女孩坤坤晚上临睡前,妈妈帮她洗屁屁,可她一蹲下就叫腿痛。详细询问之下,妈妈才知道,白天坤坤和几个小男孩子趁老师不注意,溜到教室外去玩,老师把他们找回来后罚他们一起做下蹲运动。坤坤说:“我不喜欢老师了,再也不去幼儿园了。”
对一些成年人来说,幼儿园体罚也带给了他们很多阴影。一位家长说:“当年我经常被关小黑屋,上课说话要关,吃饭慢了也要关。”另一位家长则说:“老师稍不顺心就捶我们的后背。”
曹爽还说:“有的老师也会板起脸,一看老师这样,我就害怕。”
在幼儿园总得不到重视
4岁的芳芳(化名)这几天正在为上幼儿园的事跟父母闹别扭。每次一提去幼儿园,她就一脸不乐意。问及原因,芳芳支吾了半天说:“老师上课问问题,让我们举手回答。她问的我都会,可我举了好几次手,老师都不叫我。还有,我们吃饭前老师会叫小朋友摆碗,可是最近一直没叫我摆,老师肯定是不喜欢我了。”
童年经历影响性格
幼年播下的种子,决定成年后收获什么样的果。孩子的自我评价意识会在学前初期(3-4岁)迅速发展,这时的他们更关注外部世界和他人行为。也许老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或一种语气,都可能形成孩子性格上无法逾越的鸿沟。
首先,规矩太多可能形成强迫意识。专家认为,幼儿园的各种规矩是必要的。通过各种规矩让孩子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这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有利。但规矩要人性化,否则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活力,严重的可能会让孩子长大后形成强迫意识。因为老师通常只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必须做什么,却很少说明要这么做的原因。
其次,惩罚过度会造就两种极端性格。由破坏规矩而受到的惩罚也得有度。幼年体罚会给孩子造成两种影响:一是孩子的叛逆心理越来越强,对老师的管教死扛死顶,使矛盾不断激化。二是形成自卑心理。如果孩子本身比较柔弱,老师的批评会让他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破罐子破摔下去。这样的孩子上学后,往往都会成为问题学生。
最后,得不到重视会让孩子逃避责任。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孩子最恐惧的就是不被重视。最初,孩子可能会做些极端的事,想要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如果徒劳无功,他就会选择逃避责任。
专家们一致认为,幼儿园必须加强自身管理,做到能为孩子的心灵提供一个安全地带。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幼儿时期是孩子的成长时候,对于其性格的形成就着很大的影响,所以父母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这一时期,对于孩子在幼儿园所产生的问题及时的与老师沟通交流解决,否则就很容易对孩子留下心理的阴影!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