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幼儿网>爸妈>疾病>专家对全国强化范围麻疹疫苗再作解释

专家对全国强化范围麻疹疫苗再作解释

字号:   编辑:霞头  更新时间:2010-09-16 09:57

前言:目前麻疹疫苗的接种在我国全范围内正进行着,而针对社会上的所引起的一些异议,专家在一次为我们做出相应的解释,以下是对这种疫苗的性能,性质等做出的回答,希望可以消除大家心中的疑虑!

  国产麻疹疫苗安全有效

  问:此次强化免疫接种的疫苗是哪里生产的?安全性如何?有效性如何?

  答:此次免疫接种所用的麻疹疫苗,来自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下属的北京、上海、武汉、兰州4所生物制品研究所,未使用进口疫苗。国产麻疹疫苗主要使用沪191麻疹减毒活疫苗株。麻疹疫苗的疫苗株是用鸡胚细胞培养出来的,这个疫苗不含防腐剂,也不含硫柳汞。

  麻疹疫苗从1965年开始使用,到现在已经使用了44年,疫苗质量是可靠的,安全性有充分保障。我国曾对国内外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了为期25年的免疫持久性对比研究观察,结果表明,我国生产的疫苗与国外生产的疫苗在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方面没有任何差别。

  强化免疫不是强制免疫

  问:我的孩子打过麻疹疫苗了,为何还要强化一次?有必要吗? 

  答:这种非选择性的强化免疫,是全球很多国家广泛使用的办法。所谓非选择性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指对适龄人群中每个人都要在短时间内集中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国际上在开展强化免疫时,通常不考虑既往的麻疹疫苗接种史,都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以便建立起高水平的人群免疫屏障。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多次接种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国际资料表明,由于儿童个体差异等因素,接种疫苗后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力,5%~10%的儿童仍可发病。我国麻疹监测表明,近年来部分地区时有暴发疫情,麻疹病例中5%是接种过2剂次麻疹疫苗的儿童,14%是接种过1剂次的,因此适龄儿童即使曾接种过2剂次,在无麻疹疫苗禁忌症情况下,接受本次接种也是有益的。鉴于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疑似麻疹病例中最终有23%被确诊为其他岀疹性疾病,一些家长自认为曾患麻疹的儿童接受本次接种也是有必要的。如果家长坚持不同意接种,可尊重其选择。最近1个月内曾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本次强化免疫不予接种。非选择性,还包括无论本地、外地户口,本国、外籍儿童,按照居住地管理原则,需要在居住地接种疫苗。

  从我国情况看,2004~2009年,先后有27个省(区、市)开展过本省(区、市)范围内的消除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有力推动了消除麻疹的进程。

  问:非选择性的强化免疫,跟知情、同意的原则矛盾吗? 

  答:不矛盾。所有疫苗接种都必须知情、同意,不可能未经本人或监护人允许,而强制为受种者接种疫苗。对于群体来说,只有更多的人集中接种才能迅速建立免疫屏障,更好地降低麻疹的危害。当然,疫苗接种需要家长知情、同意,如有发热等身体不适情况可暂缓接种麻疹疫苗。

  问:强化免疫为何选择在9月的10天时间内集中开展? 

  答:强化免疫时间的选择是卫生部和有关专家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基础上的科学决策。首先,9月是麻疹流行的低发季节,也是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低发季节,在这期间接种,可以尽量避免其他传染病的干扰以及预防接种偶合现象的发生;第二,9月学生开学,便于统一接种和管理;第三,9月气候适宜,避开了严寒与酷暑。

  既然是强化免疫,应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小于麻疹的潜伏期,麻疹潜伏期在7天~21天之间,平均为10)同步完成预防接种活动,就能尽量减少因人口流动导致接种遗漏的现象发生,更好地发挥强化免疫在建立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传播方面的作用。

  麻疹疫苗不良反应率很低

  问:麻疹虽然会致死,但是大部分麻疹病人还是比较容易康复,而接种疫苗又有发生异常反应的可能性,家长应如何作出权衡? 

  答:疫苗接种确实存在风险,出现异常反应与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受种者的个体差异有关,但发生的概率是很低的,而且通常发生的不良反应是轻微的,不需要临床处置。这比感染麻疹所带来的危害要小得多。

  对麻疹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严重疑似异常反应,应遵照先临床救治、后调查诊断的原则,做到早期、正规、系统治疗。此外,如果有疑问,家长可以拨打“12320”(全国公共卫生公益热线)或当地政府指定的咨询电话咨询相关信息。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全国内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目前最牵动人心的话题,到至今为止专家已为我们多次做出解释,愿大家更多的关注与支持这次活动!

—相关话题—
—相关评论—

日常生活儿歌大全儿童故事儿童游戏
入园亲子早教疾病营养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中国幼儿网,孩子的七彩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