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幼儿网>爸妈>疾病>孩子“眨眼睛”是怎么了?(儿童预防疾病)

孩子“眨眼睛”是怎么了?(儿童预防疾病)

字号:   编辑:  更新时间:2010-06-26 09:45

您是否为孩子眨总眼睛而苦恼,小编告诉你不用着急,听听下面的说法:

偶尔眨眼睛、抽鼻子是人的自然反应,但是,有些孩子会不由自主地、特别频繁地眨眼睛、耸鼻子、噘嘴巴、舔嘴唇、扭脖子、浑身抽动,还有的伴随着发出怪声等,家长和老师还以为孩子是故意捣乱,就经常提醒,并严加制止,但是,孩子不但停不下来,反而更加严重了。实际上,这种症状是一种心理疾病,被称为抽动-秽语综合症,多发生在7-15岁的孩子身上,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某部位(面部、肢体)突然发生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有的还爆发出不自主的怪声,或刻板重复的脏话等;常有模仿言语及动作,或有强迫观念。抽动症状大多先出现于面部、颈部、肩胛带肌群,如眨眼睛、抽鼻子、噘嘴巴、耸肩膀、摇头等然后逐渐扩大到躯干及下肢肌肉。在临床检查中,神经系统并没有器质性病变,而是神经功能性发育不健全。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并不清楚,多与怀孕期母亲的身体状况、生产过程的问题以及家庭教育方式有关。怀孕的前三个月,是胎儿发育大脑神经系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母亲出现先兆流产、情绪紧张、受到惊吓、极度悲伤、营养不良、为了保胎而活动国少等问题,都会影响到孩子大脑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其次,生育时间过早或过晚、难产等问题造成的孩子窒息缺氧、大脑损伤等,也会影响大脑的神经系统发育。另外,在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和苛刻,给孩子增加过多的负担,过多地限制孩子的活动,使孩子生活在紧张、恐惧的环境中,得不到放松,这些情况都有可能是而抽动-秽语综合症的致病原因。例如,有位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特别聪明,想给孩子更多的智力开发和训练,就带孩子去上绘画、围棋、小提琴、钢琴、电子琴等等训练班,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全占满了,孩子由于过度紧张,患了抽动症。还有的孩子,每当考试来临、家长训斥他等情况下,抽动症状就加重,放假时病情就大为好转。所以,紧张、压力是造成孩子抽动的重要原因。

人的大脑不可能总是处于紧张工作状态,需要有休息、放松的时间,否则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怎样才能使大脑休息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大脑只在睡眠和运动是才能放松和休息,所以,心理医生采用专门的训练运动协调性和知觉-动作的方法,改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对身体个部位的协调动作,消除不协调的动作-抽动,来促进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矫治孩子的抽动-秽语综合症。较之药物治疗,心理训练没有副作用,效果显著。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总在“做鬼脸”时,先要找心理医生检查一下:看看是自己教育方法的问题,还是孩子大脑神经功能的问题。

中国幼儿网温馨提示:在教育孩子时多注意方式方法,以免引起孩子心理上的不良反应。

—相关话题—
—相关评论—

日常生活儿歌大全儿童故事儿童游戏
入园亲子早教疾病营养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中国幼儿网,孩子的七彩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