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孩子从出生就开始打疫苗,满月到半岁都有,八个月再有一次就到一岁了,一直持续到六岁。每次的疫苗都不一样,具体到防疫站就知道了。不能耽误哦!
记得小时候的我们也是要打疫苗的,虽然不知道打的是什么,只是记得打疫苗不过两、三次而已,所以那个时候的孩子容易的“粗脖子病”、“红眼病”“水痘”等,甚至那个年代的更偏远地方孩子得了天花,就离开了人间,那样幼小的生命,如今身为父母的我才能了解到那种感受。
如果说人体是一座城池,那么小儿疾病免疫系统是阻碍病毒进攻的第一道防线。
而巡城查视的任务落到免疫系统中的树突细胞的身上,这些人体内的特殊白细胞担负起哨兵的重任。
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发它们的反应: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抗原)一旦入侵人体,遭遇的将会是树突细胞无情的攻击和吞噬。
微生物被切碎,并且被作为战利品“呈交”给身体。
接下来,“哨兵们”会把后续的处理任务移交给人体内的白细胞——— —— 它们才是抵抗入侵者的中坚力量。而另一种物质——— —— 酶,扮演了白细胞的得力干将的角色。因为有抗原的识别,人体会释放一些酶从而影响到整个身体。它能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杀伤性白细胞随之从血液中释放出来。
这好比酶将城池的围墙破开了一个出口,白细胞作为急先锋大举向前,意欲歼灭敌人。而酶的这些行为,就会导致人体的一些部位肿胀、变红以及发热。
而疫苗进入人体,同样会经历与病毒类似的经历,导致相似的后果发生。
这就是疫苗副作用产生的源头。
同时还需注意的是,疫苗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入一些其他成分,比如鸡蛋中的卵清蛋白、灭活剂等,这些杂质含量越高,引发副作用的几率也会更大。
中国幼儿网揭秘规定强制免疫的疫苗(即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疫苗):
出生时(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灭活苗第一、二次)、(减毒活苗第一次)。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5岁~2岁: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也可用麻风腮疫苗、乙脑疫苗(灭活苗第三次)、(减毒活苗第二次)。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也可用A+C流脑加强。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6岁:乙脑疫苗(灭活苗第四次)、(减毒活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也可用A+C流脑疫苗加强、精白破(第一次)、麻疹疫苗(第三次)可用麻风腮疫苗加强。
推荐疫苗(即二类疫苗)程序:
2月龄始:同脊髓灰质炎疫苗程序,可以在2、3、4个月分别接种3剂HIB嗜血杆菌疫苗,满周岁后加强一剂。
6月龄:口服轮状病毒疫苗。
一周岁:接种水痘疫苗、甲肝疫苗。
1.5岁~2岁:接种麻风腮疫苗(可代替麻疹第2、3针)。
2周岁:接种肺炎疫苗。
每年的9~1月份:流感疫苗的接种。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