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幼儿网>爸妈>疾病>家庭护理手足口病(儿童常见疾病)

家庭护理手足口病(儿童常见疾病)

字号:   编辑:  更新时间:2010-05-11 05:13

引言: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手足口病室友历史的: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导。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HFMD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手足口病与EV 71感染有关的报导则始自20世纪70年代初,1972EV 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 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儿童常见疾病,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澳大利亚和美国、瑞典一样,是最早出现EV 71感染的国家之一。19721973 年、1986年和1999年澳大利亚均发生过EV 71流行,重症病人大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NS),一些病人还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CNS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 71流行,仅保加利亚就超过750例发病,149人致瘫,44人死亡。英国19944季度暴发了一起遍布英格兰威尔士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监测哨点共观察到952个病例,为该国有记录以来的最大一次流行,患者大多14岁,大部分病人症状平和。

家庭对宝宝的护理需要注意哪些呢?

  1.轻症患病宝宝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2.患病宝宝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家长不能因症状轻再将孩子送学校、托儿所或幼儿园。

  3.平时尽量让宝宝待在家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或与健康儿童密切接触,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

  4.宝宝可能因为发热、口腔疱疹,不愿进食,所以饮食要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多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不宜暴饮暴食,多食清淡、新鲜、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胃肠道负担。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5.宝宝的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婴儿,随时清理宝宝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局部可涂擦1%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宝宝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可让宝宝多饮水,无需特殊处理,如体温超过38.5℃,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宝宝出现恶心、呕吐、烦躁、发热、精神状态改变、嗜睡、厌食等情况时,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中国幼儿网教你手口足病护理对策

护理对策

1、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相关话题—
—相关评论—

日常生活儿歌大全儿童故事儿童游戏
入园亲子早教疾病营养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中国幼儿网,孩子的七彩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