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幼儿网>爸妈>疾病>家长注意防范宝宝的细菌痢疾(中国幼儿网疾病防治)

家长注意防范宝宝的细菌痢疾(中国幼儿网疾病防治)

字号:   编辑:  更新时间:2010-02-02 08:47

引言: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样大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或缺如,病情凶险。 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有有效的抗菌药治疗,治愈率高。疗效欠佳或慢性变多是因为未经正规治疗、未及时治疗、使用药物不当或耐药菌株感染。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防范:细菌性痢疾

  上榜理由: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6、7月份是它一年中最为“凶悍”的发病季节。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在很多地区居法定传染病1、2位。

  发病症状:

  普通型的细菌性痢疾起病急,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粪便中有脓血、黏液,量少,里急后重。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2-7岁儿童,可突然高热,很快表现为中毒性脑病如惊厥、昏睡、昏迷。老年人则可出现中毒性循环衰竭,如四肢厥冷、发绀、脉搏快而弱。可无明显的肠道表现如腹痛腹泻等。中毒型菌痢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致死原因,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传播方式: 

  主要是粪—口传播。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日常生活接触,污染食物或水源,或借苍蝇的传播等方式,经口传染给易感者。

  爱心提醒:

  预防细菌性痢疾要做好个人卫生,喝开水不喝生水,最好使用压水井水,用消毒过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随地大便;吃熟食不吃凉拌菜,剩饭菜要加热后吃;做到生熟分开,防止苍蝇叮爬食物;最好不要参加大型聚餐活动,如婚丧娶嫁等;得病后要及时就医治疗。

  注意:痢疾杆菌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在水果、蔬菜中能生存10天,牛奶中生存24天,不耐热,加热60℃10分钟即死。

中国幼儿网http://www.cn0-6.com/parents/Disease.html (疾病栏目)编辑:喜鹊大夫

—相关话题—
—相关评论—

日常生活儿歌大全儿童故事儿童游戏
入园亲子早教疾病营养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中国幼儿网,孩子的七彩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