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幼儿网>爸妈>亲子>好胜心过强也不是好事,要教孩子输得起(幼儿网编辑)

好胜心过强也不是好事,要教孩子输得起(幼儿网编辑)

字号:   编辑:琳琳  更新时间:2014-03-29 03:00

前言: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受不了一点委屈,自信心爆棚。当然也受不了自己输给其他的小朋友。不过做小游戏还是什么的如果比不上别人就乱发脾气、大喊大叫,这种现象很普遍,父母应该教会孩子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胜负,能输得起才能赢。

 

  好胜本质上不是上进,好胜是想赢不是想进步,比如说下棋,找高手下棋会进步,但可能很长时间都只能是输,如果真的想进步,不会在意输赢,而是在 于自己的提高,好胜不是这样,而是一输就恼,即便输得很“英雄”他也恼,即便赢得很“无聊”他也笑,他追求的不是成长而是优越,他看重的不是内心的满足而是外在的肯定。

 

  具体来讲,我觉得以下几点很重要:

 

  1. 成长性而非结果性的引导孩子。

 

  比如孩子玩游戏输了,结果性的看法就是失败,就是不如人,就是被淘汰,这是一个影响链。但用成长性的角度看就大不相同了,我们可以去,看孩子付 出了哪些努力,过程中有没有自己的创意,是否认真的遵守规则,从这次失败中可以学到什么。前者让人患得患失,好赢怕输,后者让人在每一个遭遇中进步。

 

  2. 杜绝定义性的评价孩子,而是看重孩子的内在和资源。
  
  定义性的评价如:孩子,你真棒!内在性的欣赏如:没想到 你能走么多路,你的坚持力很好呀。尽量不去说,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聪明这种对人整体性的评价,而是就事说事,同时尽量用清晰而不是模糊的语言,比如你很 聪明,什么叫聪明,聪明太模糊了,但是你如果说,你的观察很细,你真能动脑筋,你还挺有创意的,就比聪明好一些。

 

  3. 诸境平等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路线是:剔除那些日常环境中的功利价值观,去体会生命的特别和平等,一个人的可贵不在于它比别人好,而在于他是 一个生命,尊重生命在不同境遇里的每一个展现,而不是无情的评判和对比。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给孩子灌输要以平常心对待胜负,如果在日常喝孩子互动中发现他们有好胜心过强的现象,找一个机会让孩子输一次,如果他真的爆发的话就应该抓住这次机会教育孩子,并在以后的生活逐步改掉这种心理。

—相关话题—
—相关评论—

日常生活儿歌大全儿童故事儿童游戏
入园亲子早教疾病营养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中国幼儿网,孩子的七彩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