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幼儿网>爸妈>亲子>中国教育对孩子的伤害

中国教育对孩子的伤害

字号:   编辑:喜洋洋  更新时间:2011-07-08 02:55

前言:家长只有在抱怨有,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养育、教导的孩子会变成这样?是什么让父母的苦心得不到回报?但是家长们是否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仍是到存在10个致命错误:

  一、对孩子期望过高,管教过严

  被逼迫出来的“优秀”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有心理疾病,容易对父母,对社会产生怨恨。

  二、不尊重孩子,为孩子做所有决定与选择

  这一点,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三、不相信孩子,不给孩子学会自律”的机会

  当孩子关上房门,就总觉得他肯定在里面干坏事。亲子教育

  四、不表扬孩子,以免孩子骄傲

  当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冲回家告诉妈妈得到老师表扬了,而妈妈却说,受表扬就会翘尾巴,你看看你的衣服多脏!

  五、喜欢横向比较,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

  可以说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

  六、爱往孩子身上撒气,奚落孩子。

  父母将工作生活中的情绪带给孩子,稍不顺就拿孩子撒气,还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幼儿教育

七、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你考到全班前3名,暑假就带你去玩”“你考上名牌大学,我就给你买最好的电脑”……这样的奖励方式,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

  八、轻易许诺,但言而无信

  最本质的原因是父母没把对孩子的承诺看成承诺,没有理解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应是平等关系,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很失望。

  九、总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父母总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当孩子对一件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天赋与热情,家长视而不见,将孩子的爱好和梦想扼杀在摇篮里。

  十、忽略了孩子品格的培养

  电影《闪亮的风采》中钢琴师一生的悲剧——粗暴的父亲只要求他单纯学习钢琴技能,最后导致他在技艺上成为大师,在精神上却变成了残疾人。

  50岁还能和孩子分享喜哀才是“潮”家长

  我们生在开放的80年代,长在兴起的90年代,我们的父母恰恰生在封闭的50年代,长在颠簸的60年代。

  说实话,孩子都喜欢“潮”家长。这个“潮”,不是说打扮要花枝招展,而是指关注的话题不落窠臼。我结交了不少学艺术的孩子,在长辈眼里,这批弄潮儿应该是最出位的吧。但其中就有个女孩十分骄傲地说,找老公就要找她爹那型款的,既有品位,又讲人文关怀。其实,小姑娘小时候,她爹倒是父母里唱白脸的角儿,打骂也来,但打动孩子的是父母的人格魅力和开放的沟通。她爸从小就带着女儿到处旅游、摄影,自己喜欢看书、收古董、养鸟、淘画儿……这些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女儿。老爹到了50岁,一路都和女儿互相分享喜哀,永远作为女儿坚实后盾,叫人羡慕。亲子教育

  我想跟爹妈们分享个观点,是中国音乐人张帆回忆起十年前,中国露天音乐节刚刚萌芽那会儿,年轻的音乐狂热分子和年长的政府安保人员打交道时的情形。大人们从开始严辞拒绝,到后来放手一搏,最终发现小年轻挺有思想。张帆总结了一句话:给年轻人一点尊严,他们就会加倍尊重你。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  :上面是这位家长所总结出来教育孩子的经验,这对于任何的一个家长来说都是纯在一定的惬意的,家长可以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家长认识到这一点。对以后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帮助的。

—相关话题—
—相关评论—

日常生活儿歌大全儿童故事儿童游戏
入园亲子早教疾病营养
儿歌童谣 儿童小游戏 湿疹症状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儿歌大全

中国幼儿网,孩子的七彩天堂!